【白首穷经意思和造句】“白首穷经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一生致力于研究经典著作,尤其是儒家经典,如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易》《春秋》等。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对学问的执着追求,即使年老也不放弃学习。
一、成语解释
词语 | 含义 |
白首 | 指头发变白,比喻年老 |
穷经 | 研究经典,深入探究经书内容 |
整体意思 | 形容一个人年老仍坚持研读经典,专心治学 |
二、出处与用法
该成语最早见于古代文人笔记或史书,常用于描述学者、士人终身致力于学术研究的精神。在现代汉语中,多用于褒义,表示对知识的热爱和执着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学而不厌、皓首穷经、老而弥坚 |
反义词 | 好逸恶劳、浅尝辄止、半途而废 |
四、造句示例
句子 | 说明 |
他一生致力于古籍研究,真是白首穷经,令人敬佩。 | 表达对学者坚持治学的赞美 |
虽然年过六十,他仍然每天研读《论语》,堪称白首穷经的典范。 | 强调年老仍不放弃学习 |
在那个重视经典的年代,许多读书人都以白首穷经为目标。 | 展现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价值观 |
五、使用建议
- 适用于正式或书面场合,表达对学者精神的敬佩;
- 不宜用于贬义或讽刺语境;
- 多用于描写人物性格或学术态度。
通过以上总结可以看出,“白首穷经”不仅是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成语,更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学习态度和人生精神。它提醒我们,真正的学问之道,在于持之以恒,无论年龄大小,都应该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