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同仇敌忾意思是什么】“同仇敌忾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人们在面对共同敌人或不公时,团结一致、共同抗争的精神状态。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战争和历史背景,具有浓厚的民族情感色彩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同仇 | 指大家有共同的敌人或仇恨 |
敌忾 | 指对敌人的愤怒和憎恨 |
同仇敌忾 | 形容众人齐心协力,共同对抗敌人或不公的现象 |
二、出处与来源
“同仇敌忾”最早见于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同仇敌忾,临大敌而不能胜。”后来在《三国志》《后汉书》等古籍中也多次出现,多用于描述将士们在国难当头时的英勇精神。
三、用法与语境
- 适用场景:常用于描述集体对抗外敌、维护正义、捍卫国家利益等场合。
- 感情色彩:褒义词,表达团结、勇敢、正义感。
- 常见搭配:如“全国人民同仇敌忾”、“军民同仇敌忾”。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同心协力、众志成城、共赴国难 |
反义词 | 内部分裂、各自为政、互不关心 |
五、使用示例
1. 在国家危难之际,全国人民同仇敌忾,纷纷投身抗战。
2. 面对不公,他挺身而出,号召大家同仇敌忾,伸张正义。
六、总结
“同仇敌忾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团结与坚韧。无论是在历史上的战争时期,还是在现代社会中的公共事务中,这一成语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同仇敌忾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,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。在日常交流中恰当使用这一成语,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