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毁字的基本解释】“毁”是一个常见的汉字,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,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。本文将对“毁”字的基本解释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常见含义、拼音、部首、笔画及例句。
一、
“毁”字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含义:
1. 破坏、损坏:表示对物体或事物的破坏行为,如“毁坏”、“摧毁”。
2. 诽谤、诋毁:指对他人进行言语上的攻击或贬低,如“毁谤”、“毁誉”。
3. 废弃、销毁:表示不再使用或彻底消除某物,如“毁弃”、“毁约”。
4. 形容词用法:有时也用于描述事物的状态,如“毁容”、“毁坏”。
“毁”字属于左右结构,部首为“扌”,总笔画为13画,读音为“huǐ”。在现代汉语中,“毁”字常用于书面语,尤其是在正式或文学性较强的文本中。
二、表格展示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基本含义 | 例句 |
毁 | huǐ | 扌 | 13 | 破坏、损坏 | 这座桥被洪水毁坏了。 |
毁 | huǐ | 扌 | 13 | 诽谤、诋毁 | 他到处毁谤别人,引起众怒。 |
毁 | huǐ | 扌 | 13 | 废弃、销毁 | 这份合同被双方毁弃了。 |
毁 | huǐ | 扌 | 13 | 形容词,形容容貌或状态受损 | 她在事故中毁容,再也无法恢复原貌。 |
三、结语
“毁”字虽然字形简单,但在实际使用中含义丰富,需根据上下文准确理解其意义。掌握“毁”的不同用法,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灵活性。无论是日常交流还是书面写作,了解“毁”的基本解释都是十分必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