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居功自傲词语意思是什么】“居功自傲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取得一定成就后,表现出骄傲自满、看不起他人的态度。这个词语带有一定的贬义,用来批评那些因自己的功劳而变得自大、不谦虚的人。
一、词语解释
词语 | 居功自傲 |
拼音 | jū gōng zì ào |
含义 | 指人因为自己有功劳或贡献,而感到自满、骄傲,看不起别人。 |
词性 | 动词/形容词(多作形容词使用) |
出处 | 出自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信曰:‘臣事项王,官不过郎中,位不过执戟;今臣为陛下,功高盖世,赏不酬德,愿以封侯,以慰百姓之心。’项王怒曰:‘居功自傲,何足道哉!’” |
二、词语用法与示例
用法 | 示例句子 |
用于批评某人过于自信、不谦虚 | 他在项目成功后居功自傲,不听取同事意见,导致后续工作受阻。 |
描述一种负面性格特征 | 有些人一旦有点成绩就居功自傲,很难与他人合作。 |
常见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| 公司领导指出,部分员工存在居功自傲的现象,需加强团队协作意识。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词语 |
近义词 | 自以为是、得意忘形、骄傲自满 |
反义词 | 谦虚谨慎、虚心学习、戒骄戒躁 |
四、总结
“居功自傲”是一个带有明显贬义的成语,用来形容人在取得成绩后表现出过度的自信和骄傲,忽视了他人的努力和贡献。这种态度不仅不利于个人成长,也容易破坏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应该保持谦逊的态度,避免因一点成就而迷失自我。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“居功自傲”不仅是对行为的描述,更是一种值得警惕的心理状态。了解其含义和用法,有助于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成绩,同时尊重他人,提升整体的协作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