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范进中举原文及翻译】《范进中举》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所著《儒林外史》中的一个经典片段,讲述了穷书生范进多年苦读,终于在五十岁那年考中秀才,后又中举,喜极而疯的故事。文章通过讽刺的手法,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扭曲和当时社会对功名的盲目追求。
一、
《范进中举》以范进中举为线索,刻画了他在中举前后的巨大心理变化以及周围人态度的转变。文章通过夸张和对比的手法,讽刺了封建社会中人们对功名利禄的狂热追求,同时也反映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深刻影响。
故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:
1. 范进中秀才:范进多年不第,最终考中秀才,但并未引起重视。
2. 范进中举:范进在五十四岁时考中举人,喜极而疯,众人纷纷巴结。
3. 胡屠户的态度变化:从最初的看不起到后来的奉承讨好,体现了世态炎凉。
4. 众人的反应:邻居、亲戚、官吏纷纷前来祝贺,表现出对功名的极度追捧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翻译 |
范进因无钱送礼,被丈人胡屠户骂了一顿。 | 范进因为没钱送礼,被他的岳父胡屠户责骂了一顿。 |
范进中了秀才,胡屠户来贺喜,却只送了两碗饭。 | 范进考中了秀才,胡屠户来祝贺,但只送了两碗饭。 |
范进中了举人,喜极而疯,众人慌忙请他丈人来劝解。 | 范进考中了举人,高兴得发疯了,大家急忙请他的岳父来劝他。 |
胡屠户见范进中了举,立刻改口称他“贤婿老爷”,并送了许多礼物。 | 胡屠户看到范进中了举,马上改口称他为“贤婿老爷”,并送了许多礼物。 |
邻居们纷纷来送礼,甚至有人送银子、房屋。 | 邻居们都来送礼,甚至有人送银子和房子。 |
范进醒来后,众人对他恭敬有加,仿佛换了一个人。 | 范进醒来后,大家都对他非常恭敬,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。 |
三、主题分析
《范进中举》通过范进的遭遇,深刻揭露了科举制度下人们的虚伪与势利。范进中举前,无人问津;中举后,人人巴结。这种强烈的反差,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功名对人的巨大影响,也反映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讽刺与批判。
四、写作特点
- 讽刺手法:通过夸张的情节和人物行为,突出社会的荒谬。
- 对比描写:如胡屠户前后的态度变化,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效果。
- 语言生动:用词通俗易懂,情节紧凑,富有戏剧性。
五、结语
《范进中举》不仅是一个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,更是对整个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。它提醒我们,在追求功名的过程中,不应迷失自我,更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人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