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原文及意思】一、
“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”出自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,是儒家思想中关于“仁政”与“民心”的重要论述。这句话的意思是:拥有道德、施行仁政的人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与帮助;而失去道德、施行暴政的人则会失去人心,只有少数人愿意支持他。
该句强调了“道义”在政治和人际关系中的核心作用,提醒人们要以德服人,注重道德修养与公正治理。其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对后世的政治、教育乃至个人修养都有深远影响。
二、原文与意思对照表
中文原文 | 现代汉语解释 |
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 | 拥有道德的人会得到很多人的帮助,失去道德的人只会得到很少的帮助。 |
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 | 天时(时机)不如地利(地理优势),地利又不如人和(人心所向)。 |
寡助之至,亲戚畔之;多助之至,天下顺之 | 当帮助很少到极点时,连亲戚都会背叛他;当帮助多到极点时,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。 |
故君子有不战,战必胜矣 | 所以,君子如果不打仗,就不会失败;如果打仗,就一定会胜利。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得道者多助”不仅适用于古代政治,也适用于现代组织管理、团队合作和个人发展。一个领导者若能以德服人、公平公正,就能赢得下属的信任和支持;反之,若只靠权力压制,则难以长久维持团队的稳定与效率。
此外,“失道者寡助”也警示人们,一旦背离正道、失去人心,即使拥有强大的资源或权力,也会逐渐被孤立和抛弃。
四、结语
“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”不仅是古人智慧的结晶,更是现代社会值得深思的人生哲理。它提醒我们:无论身处何境,都应秉持正道,尊重他人,才能获得真正的支持与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