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遗民泪尽胡尘里的尽的意思】一、
“遗民泪尽胡尘里”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《示儿》诗,全句为:“王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。”但“遗民泪尽胡尘里”是后人常引用的句子,表达的是北宋灭亡后,中原百姓在异族统治下的悲惨处境。
其中,“尽”字在此句中意为“干涸、流尽”,表示遗民的眼泪已经流干,形容他们长期遭受苦难、痛苦至极的状态。这个“尽”字不仅表达了情感上的极度悲伤,也暗示了希望的破灭和绝望的深重。
为了更清晰地理解“尽”的含义,以下通过表格形式对相关词语进行对比分析:
二、表格展示
词语 | 出处 | 含义解释 | 在句中的具体含义 | 用法特点 |
尽 | “遗民泪尽胡尘里” | 完、完尽、流尽 | 泪水流干,形容极度悲伤 | 动词,表示动作的完成 |
意义 | 古代诗词 | 表达情感的极致 | 强调遗民的悲痛与绝望 | 常用于抒发深切情绪 |
相关词 | 泪、胡尘、遗民 | 泪水、战乱之地、失去故土的人 | 共同构建出一个凄凉的意境 | 多用于历史或战争题材 |
三、补充说明
“遗民泪尽胡尘里”这一句虽然不是出自《示儿》原诗,但在文学语境中常被引用,用来表达对国家沦陷、人民受苦的感慨。这里的“尽”字不仅是字面意义上的“流干”,更是情感上的“耗尽”,体现了作者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和无奈。
通过这种表达方式,陆游等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兴亡紧密结合,使读者在阅读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。
四、结语
“尽”在“遗民泪尽胡尘里”中,是一个极具表现力的动词,传达出一种极度的悲伤与绝望。它不仅是语言的精炼表达,更是文化情感的深刻体现。理解这个词的含义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古诗文中的情感内涵与历史背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