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叨的组词和释义】“叨”是一个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的汉字,但在一些特定语境中仍有一定的表达意义。它主要作为动词或名词使用,常用于口语或书面语中,带有轻微的贬义或自谦意味。以下是对“叨”的组词及释义的总结。
一、基本释义
词语 | 拼音 | 释义 |
叨 | dāo | ① 偷窃;② 自谦用语,表示“承蒙照顾”;③ 贪图;④ 烦扰、纠缠。 |
二、常见组词及释义
组词 | 拼音 | 释义 |
叨扰 | dāo rǎo | 打扰别人,多用于自谦。例如:“冒昧叨扰,望勿见怪。” |
叨教 | dāo jiào | 自谦用语,表示“承蒙教导”。如:“承蒙叨教,受益匪浅。” |
叨光 | dāo guāng | 自谦用语,表示“有幸见到某人”。如:“今日叨光,深感荣幸。” |
叨絮 | dāo xù | 烦琐地说话,形容话语重复、啰嗦。如:“他说话总是叨絮,让人听不下去。” |
叨唠 | dāo lāo | 与“叨絮”类似,指说话啰嗦、不简洁。 |
叨天 | dāo tiān | 贪图天意,比喻妄想非分之福。如:“此人妄想叨天,终将自食其果。” |
叨吃 | dāo chī | 贪吃、浪费食物。如:“别总叨吃,要懂得节约。” |
叨嘴 | dāo zuǐ | 喜欢说闲话、爱管闲事的人。如:“他是个叨嘴的人,总爱打听别人的事。” |
三、使用特点与语境分析
“叨”字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少见,多出现在书面语或特定方言中。其使用往往带有自谦或批评的语气,尤其在传统文学、民间俗语或长辈对晚辈的训诫中更为常见。例如:
- “叨扰”多用于正式场合,表示对他人打扰的歉意;
- “叨教”是向他人请教时的礼貌用语;
- “叨絮”则常用于批评他人说话啰嗦、不干脆。
此外,“叨”也常与“天”“光”等字组合,形成带有贬义或讽刺意味的词语,如“叨天”“叨光”。
四、总结
“叨”是一个具有丰富语义和文化内涵的汉字,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不多,但在特定语境下仍具有一定的表达功能。通过对其组词和释义的了解,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与用法。
词语 | 释义 | 使用场景 |
叨 | 偷窃、自谦、贪图、烦扰 | 多用于书面或口语中,带自谦或批评意味 |
叨扰 | 打扰别人 | 礼貌性道歉 |
叨教 | 承蒙教导 | 表达感谢 |
叨光 | 有幸见到 | 自谦用语 |
叨絮 | 说话啰嗦 | 批评性表达 |
叨天 | 贪图天意 | 讽刺性用法 |
通过以上整理可以看出,“叨”字虽小,但其语义丰富,值得我们在学习和使用中加以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