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虎踞龙盘指的是哪个城市】“虎踞龙盘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地势险要、气势雄伟的地理环境。这个成语最早出自《三国志·吴书·诸葛亮传》中的一段话:“亮乃乘素舆,著葛巾,独往见权,与语良久,退而叹曰:‘此真天人也!’权曰:‘卿何以知之?’亮曰:‘虎踞龙盘,帝王之宅也。’”这里的“虎踞龙盘”是用来形容南京(古称建业、建康、金陵)的地势特点。
南京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重要城市之一,历史上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,如东吴、东晋、南朝宋、齐、梁、陈等。其地理位置优越,北依长江,南临钟山,地形起伏,易守难攻,因此被古人称为“龙盘虎踞”。
“虎踞龙盘”最初用于描述南京的地理形势,意指其山川壮丽、地势险要,适合建都。这一说法不仅体现了南京的自然优势,也反映了古代对城市选址的重视。如今,“虎踞龙盘”已成为南京的一个文化象征,常在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中出现。
表格展示: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出处 | 《三国志·吴书·诸葛亮传》 |
原意 | 形容地势险要、气势雄伟 |
所指城市 | 南京(古称建业、建康、金陵) |
地理特征 | 北依长江,南临钟山,地形起伏 |
历史意义 | 多个朝代的都城,战略地位重要 |
文化象征 | 象征南京的雄伟与历史底蕴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虎踞龙盘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,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,是对南京这座古城最贴切的描述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