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字什么意思】一、
“句读之不知,惑之不解”这句话出自唐代韩愈的《师说》,原文为:“句读之不知,惑之不解,或师焉,或不焉,小学而大遗,吾未见其明也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:在句子的停顿(即“句读”)上不清楚,对疑难问题(即“惑”)也不能解决,有的人去请教老师,有的人却不请教,这样只注重小的方面而忽略了大的地方,我看不到这种人有什么明智之处。
其中,“句读”指的是文言文中句子的停顿和断句;“惑”指的是学习中的疑问和困惑。整句话强调的是:如果一个人在基本的语言理解上有困难,又不能解决疑难问题,那么即使他去求教,也是没有意义的。
二、表格展示
概念 | 含义 | 出处 | 说明 |
句读 | 文言文中的句子停顿与断句 | 韩愈《师说》 | “句”指完整的句子,“读”指句子之间的停顿,即标点符号 |
不知 | 不了解、不明白 | 韩愈《师说》 | 表示对句读的理解存在困难 |
惑 | 疑难、困惑 | 韩愈《师说》 | 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疑惑 |
不解 | 无法解答、不理解 | 韩愈《师说》 | 对疑难问题缺乏解决能力 |
小学而大遗 | 注重小的方面而忽略大的地方 | 韩愈《师说》 | 指学习态度不当,只关注表面而忽视核心内容 |
明 | 明智、明白 | 韩愈《师说》 | 表达作者对这种学习态度的批评 |
三、总结
“句读之不知,惑之不解”强调了学习中基础理解的重要性。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语法和句子结构都不清楚,又无法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,那么即使他去请教老师,也难以真正掌握知识。这句话提醒我们,在学习过程中,应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,同时也要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,避免只关注表面而忽略实质。
如需进一步解释《师说》全文或相关古文背景,欢迎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