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煤矿井下隔爆水槽设置规定】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煤矿井下瓦斯爆炸事故,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矿井生产稳定,国家相关部门对煤矿井下隔爆水槽的设置进行了明确规定。本文结合相关标准与实际应用情况,对煤矿井下隔爆水槽的设置要求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直观展示。
一、设置原则
1. 合理布局:隔爆水槽应根据巷道断面、通风系统及灾害风险进行科学布置。
2. 覆盖全面:应在主要进风巷、回风巷及容易发生爆炸的区域设置。
3. 定期维护:确保水槽内水量充足、结构完好,防止因漏水或损坏影响使用效果。
4. 统一管理:建立台账记录,明确责任人,确保日常检查与维护落实到位。
二、设置标准
项目 | 具体要求 |
设置位置 | 主要进风巷、回风巷、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、掘进工作面等关键区域 |
水槽类型 | 常见有固定式、移动式两种,优先选用固定式以保证稳定性 |
水槽容量 | 每个水槽容量应满足至少100L~500L,具体根据巷道宽度和长度确定 |
水槽间距 | 一般不大于10m,特殊区域可适当缩短 |
水槽高度 | 应高于巷道顶板100mm以上,确保水幕覆盖范围 |
水槽安装方式 | 采用吊挂或支护方式固定,不得随意放置或悬空 |
水质要求 | 使用清洁水,避免杂质堵塞喷嘴或影响隔爆效果 |
检查周期 | 每月至少检查一次,发现渗漏、破损及时更换 |
三、实施建议
1. 加强培训: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隔爆水槽知识培训,提高安全意识。
2. 完善制度:制定详细的水槽管理制度,明确操作流程与责任分工。
3. 技术更新:引入智能化监测设备,实现对水槽状态的实时监控。
4. 应急准备:在水槽附近设置应急水源,确保突发情况下能快速补水。
四、总结
煤矿井下隔爆水槽是预防瓦斯爆炸的重要设施,其设置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与现场实际需求。通过科学规划、规范安装、定期维护,能够有效提升矿井防灾能力,保障安全生产。各单位应高度重视水槽管理工作,切实做到“早发现、早处理、早防范”。
注:本内容为原创整理,结合行业规范与实践经验撰写,旨在提供实用参考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