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国色天香代表什么意思】“国色天香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女子容貌极其美丽,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。这个词语不仅表达了外在的美貌,也隐含了气质与风韵的结合。下面将从字面意思、历史来源、现代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含义。
一、
“国色天香”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李正封的《咏牡丹》诗:“国色朝酣酒,天香夜染衣。”其中“国色”指国家最美的颜色,比喻花中之王——牡丹的艳丽;“天香”则形容香气自然天成,不需人工修饰。后人将这一诗句引申为对女性美貌的赞美,意指女子姿容绝代、气质非凡。
在现代语境中,“国色天香”多用于形容女性非常漂亮,有时也带有一点夸张或文学化的色彩。它不仅仅强调外貌,还暗示了一种高贵、典雅的气质,常用于文艺作品、影视剧中对女主角的描写。
需要注意的是,“国色天香”虽然常用来形容女性,但并不局限于女性,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些事物的极致之美,如花卉、风景等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成语出处 | 唐代李正封《咏牡丹》诗:“国色朝酣酒,天香夜染衣。” |
字面意思 | “国色”指国家最美的颜色(原指牡丹);“天香”指天然的香气。 |
引申含义 | 形容女子容貌极其美丽,气质高雅,有极高的审美价值。 |
使用对象 | 多用于形容女性,也可用于形容其他事物的极致之美(如花卉、风景)。 |
现代用法 | 常用于文艺作品、影视剧中对女性角色的赞美,带有文学色彩和夸张意味。 |
注意事项 | 不宜过度使用,避免显得浮夸;应根据语境判断是否适合使用。 |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“国色天香”不仅是对美的高度赞美,也是一种文化象征,承载着传统审美观念与文学意境。在日常生活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,可以增添语言的表现力与美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