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乌克兰怎么脱离苏联的】乌克兰从苏联独立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,涉及政治、经济、民族和国际因素。1991年,随着苏联的解体,乌克兰正式宣布独立,成为主权国家。以下是对这一过程的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关键时间点与事件。
一、
乌克兰在苏联时期是加盟共和国之一,拥有较高的自治权。然而,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,随着戈尔巴乔夫推行“改革”(即“新思维”)和“公开性”,乌克兰内部的民族意识逐渐增强,对中央政府的不满情绪上升。同时,苏联内部的政治动荡也加速了乌克兰走向独立的步伐。
1990年,乌克兰最高苏维埃通过《主权宣言》,标志着乌克兰开始向独立迈进。1991年8月,苏联发生政变,但未成功,这进一步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。同年12月1日,乌克兰举行全民公投,绝大多数民众支持独立。12月21日,乌克兰正式宣布独立,成为联合国第157个成员国。
整个过程虽然相对和平,但也伴随着社会动荡、经济困难以及与俄罗斯的紧张关系。乌克兰的独立不仅是其历史发展的结果,也是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格局变化的一部分。
二、关键事件与时间表
时间 | 事件描述 |
1988年 | 乌克兰民间组织“鲁赫”成立,推动民主与民族独立运动。 |
1989年 | 乌克兰首次自由选举,反对派获得胜利,民族主义情绪高涨。 |
1990年 | 乌克兰最高苏维埃通过《乌克兰主权宣言》,宣布享有主权。 |
1991年6月 | 乌克兰总统列昂尼德·克拉夫丘克当选,主张独立。 |
1991年8月 | 苏联发生“八一九”政变,失败后苏联中央权力进一步削弱。 |
1991年12月1日 | 乌克兰举行全民公投,90%以上选民支持独立。 |
1991年12月21日 | 乌克兰正式宣布独立,成为主权国家。 |
1991年12月25日 | 米哈伊尔·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,苏联正式解体。 |
三、结语
乌克兰脱离苏联的过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包括国内民族意识的觉醒、苏联体制的危机、国际局势的变化等。尽管独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,但最终乌克兰成功实现了国家主权的回归,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