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常识问答 >

不打自招的成语典故

2025-09-29 17:07:56

问题描述:

不打自招的成语典故,有没有大佬在?求高手帮忙看看这个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9 17:07:56

不打自招的成语典故】“不打自招”是一个常用成语,意思是事情还没被揭穿,自己就已经主动承认了错误或暴露了真相。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因行为不当而被发现,或者因为自己的言行导致问题暴露,不需要外力去揭露。

该成语最早出自《水浒传》中的一段故事,讲述的是一个名叫高衙内的恶霸,他强占了林冲的妻子,后来在一次冲突中被林冲抓住,虽然没有动武,但高衙内却因为害怕而主动交代了自己的罪行。因此,“不打自招”便成了描述这种情形的典型用语。

成语“不打自招”的总结与分析

项目 内容
成语名称 不打自招
出处 《水浒传》
含义 没有受到外力逼迫,自己就主动承认了错误或暴露了真相。
用法 多用于描述因自身行为不当而暴露的情况。
近义词 自投罗网、自作自受、原形毕露
反义词 坚守秘密、讳莫如深、掩人耳目
典型例子 高衙内因强占林冲妻子,被林冲抓住后主动认罪。
现代应用 常用于日常生活或新闻报道中,形容某人因行为不当而被曝光。

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

“不打自招”不仅是一个语言表达,更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“自省”和“诚实”的重视。在古代社会,人们强调“做人要诚实”,一旦犯错,若能主动认错,往往会被视为有责任感和道德感的表现。而“不打自招”则进一步强调了即使没有外力压迫,也能坦白自己的错误,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态度。

不过,在现代语境中,这个成语有时也带有轻微的讽刺意味,表示某人因为疏忽或愚蠢而暴露了本不该暴露的信息,让人觉得“自找麻烦”。

总之,“不打自招”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成语,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。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谨慎言行,避免因一时疏忽而“不打自招”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