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肃然起敬是什么意思】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成语用来表达特定的情感或态度。其中,“肃然起敬”就是一个常被使用、却未必每个人都完全理解的成语。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,本文将从字面意义、引申含义以及实际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成语解析
成语名称:肃然起敬
拼音:sù rán qǐ jìng
结构:联合式
出处:出自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帝(光武帝)尝问曰:‘卿若何?’对曰:‘臣闻之,人各有志,故士不苟求,贤不苟得。’帝曰:‘善!’于是诸将皆肃然起敬。”
字面解释:
- 肃然:形容恭敬严肃的样子。
- 起敬:产生敬意。
整体含义:形容对某人或某事产生了由衷的尊敬和敬畏之情,通常是因为对方的品德、行为或成就令人钦佩。
二、成语用法与示例
使用场景 | 示例句子 | 说明 |
表达对人物的敬仰 | 看到他为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,大家都肃然起敬。 | 强调对他行为的尊重和钦佩。 |
描述对事件的感慨 | 听完他的演讲后,听众们肃然起敬,久久不能平静。 | 表现对内容的深刻感受。 |
应用于正式场合 | 在颁奖典礼上,观众们对获奖者肃然起敬。 | 常用于庄重、正式的场合。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近义词 | 反义词 |
恭敬不已 | 轻视不屑 |
心悦诚服 | 不以为然 |
敬而远之 | 置之不理 |
四、总结
“肃然起敬”是一个表达敬意和钦佩的成语,常用于描述对他人品德、行为或成就的由衷敬仰。它不仅体现了说话者的礼貌与修养,也反映了对对象的高度评价。在写作和口语中合理使用该成语,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
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,成语不仅仅是文字游戏,更是文化与情感的载体。了解并正确使用这些成语,有助于我们在交流中更加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情感与态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