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熟视无睹是什么意思熟视无睹是什么意思】“熟视无睹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被用来形容对某件事或现象已经看得很习惯了,以至于不再感到新奇或重视。这个成语虽然听起来有些矛盾(“熟视”即经常看,“无睹”即没有看见),但实际上它强调的是一种心理上的忽视或漠不关心。
一、成语解释
词语 | 含义 |
熟视 | 经常看、反复看 |
无睹 | 没有看到、视而不见 |
熟视无睹 | 虽然经常看到,但像没看到一样,表示对某种现象或问题习以为常,缺乏关注和反应 |
二、出处与用法
- 出处:最早见于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:“人之患,在于不自知,虽有贤者,亦不能免。故曰‘熟视无睹’。”
- 用法:多用于批评人们对于某些严重问题或不良现象的漠视态度。
- 例句:
- 面对环境污染,很多人早已熟视无睹。
- 这种不公平的现象,我们不能再熟视无睹了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视而不见、充耳不闻、置若罔闻 |
反义词 | 敏锐察觉、高度重视、警觉戒备 |
四、常见误区
1. 误用场合:有人将“熟视无睹”理解为“看得太多导致看不见”,其实它的重点在于“心理上的忽视”而非“视觉上的疲劳”。
2. 情感色彩:该成语带有较强的负面色彩,通常用于批评或警示,不宜用于中性或正面语境。
五、总结
“熟视无睹”虽然字面看似矛盾,但其核心含义是强调一种因习惯而产生的心理麻木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要警惕自己对某些问题的“熟视无睹”,保持敏感和责任感,才能更好地面对社会和生活中的挑战。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熟视无睹 |
含义 | 经常看到却像没看到,表示忽视或漠不关心 |
出处 | 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 |
用法 | 批评对问题的漠视 |
近义词 | 视而不见、充耳不闻 |
反义词 | 敏锐察觉、高度重视 |
注意事项 | 强调心理忽视,非视觉疲劳;多用于负面语境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熟视无睹”不仅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值得反思的生活态度。我们在面对问题时,应避免“熟视无睹”,而是要用心去观察、思考和行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