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行路难李白原文翻译及赏析】《行路难》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,表达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所经历的艰难与困苦,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未来的希望。本文将对该诗的原文、翻译以及赏析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。
一、原文
> 金樽清酒斗十千,玉盘珍羞直万钱。
> 停杯投箸不能食,拔剑四顾心茫然。
> 欲渡黄河冰塞川,将登太行雪满山。
> 闲来垂钓碧溪上,忽复乘舟梦日边。
> 行路难!行路难!多歧路,今安在?
> 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
二、翻译
原文 | 翻译 |
金樽清酒斗十千,玉盘珍羞直万钱 | 美酒一斗价值十千,玉盘中的珍馐价值万钱 |
停杯投箸不能食,拔剑四顾心茫然 | 放下酒杯筷子无法进食,拔出剑来四望心中迷茫 |
欲渡黄河冰塞川,将登太行雪满山 | 想要渡过黄河却被冰封,想要攀登太行却满山大雪 |
闲来垂钓碧溪上,忽复乘舟梦日边 | 闲暇时在碧绿的溪边钓鱼,忽然又梦见乘舟来到太阳旁边 |
行路难!行路难!多歧路,今安在? | 行路真难啊!行路真难!有多少岔路,如今在哪里? |
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 | 总有一天会乘着长风破开巨浪,高挂风帆驶向大海 |
三、赏析
《行路难》是李白在政治失意、人生坎坷之际写下的作品,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,表现出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坚定。全诗语言豪放,情感深沉,既有对现实的不满,也有对理想的坚持。
- 情感层次丰富:从“停杯投箸”到“拔剑四顾”,再到“行路难”的反复咏叹,层层递进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。
- 象征手法运用巧妙:“黄河冰塞川”“太行雪满山”等意象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,而“长风破浪”“直挂云帆”则象征着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。
- 结构紧凑有力:诗中多次重复“行路难”,强化了主题,使整首诗情感激昂,富有节奏感。
四、总结
内容 | 说明 |
作者 | 李白(唐代) |
体裁 | 古体诗 |
主题 | 人生艰难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|
情感基调 | 悲愤中带有希望 |
艺术特色 | 意象鲜明、语言豪放、情感真挚 |
代表句 | 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 |
综上所述,《行路难》不仅是一首描写个人遭遇的诗作,更是一首激励人心、展现诗人精神风貌的经典之作。它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,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