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安然无恙的意思是什么】“安然无恙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人在经历危险或困难后,没有受到任何伤害或影响。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,尤其在新闻报道、文学作品以及日常对话中都能见到。
一、成语含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安然无恙 |
拼音 | ān rán wú yàng |
出处 | 出自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晋侯梦与楚子搏,楚子伏己而盬其脑。是何也?书曰:‘晋侯梦与楚子搏,楚子伏而啜之。’此言楚子之病也,非君之罪也。君子曰:‘安得无恙?’” |
含义 | 形容人或事物在经历危险、灾难后,没有受到任何损害或伤害。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人未受伤害,也可用于事物未受影响。 |
近义词 | 无事、平安、安全、完好无损 |
反义词 | 遭殃、受害、受伤、受损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1. 人物安全
- 事故中,所有乘客都安然无恙,令人欣慰。
- 他从火灾中逃出,安然无恙,真是幸运。
2. 事物状态
- 这件古董在运输过程中安然无恙,完好无损。
- 虽然经历了台风,但村庄安然无恙,没有严重损失。
三、常见误用提醒
虽然“安然无恙”常用,但在使用时也需注意以下几点:
- 适用对象:多用于人或重要物品,不适用于抽象概念或普通事物。
- 语气正式:该成语较为书面化,适合正式场合使用,口语中可适当替换为“没事”、“没事大碍”等更通俗的说法。
- 避免滥用:不要将“安然无恙”用于表达“一切正常”的泛泛说法,应根据实际情境判断是否合适。
四、结语
“安然无恙”是一个表达安全、无害的成语,常用于强调在危险或困难之后仍然保持完整和安全的状态。理解其准确含义和使用方式,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精准地表达意思,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和准确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