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瞠目结舌意思是什么】“瞠目结舌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人因惊讶、恐惧或震惊而说不出话来,表情呆滞的样子。这个成语形象生动,常用于描述人们在面对突发状况或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时的反应。
下面是对“瞠目结舌”这一成语的详细总结和相关信息:
一、成语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瞠目结舌 |
拼音 | chēng mù jié shé |
注音 | ㄔㄥ ㄇㄨˋ ㄐㄧㄝ ˊ ㄕㄜˊ |
释义 | 形容因惊讶、恐惧或震惊而说不出话来,神情呆滞。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闻之者莫不眙目结舌。” |
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;多用于书面语 |
近义词 | 目瞪口呆、惊愕失色、哑口无言 |
反义词 | 面不改色、镇定自若、从容不迫 |
二、成语用法示例
1.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,顿时瞠目结舌,半天说不出话来。
2.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,所有人都瞠目结舌,不知所措。
3. 老师宣布考试成绩时,全班同学都瞠目结舌,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三、使用场景
“瞠目结舌”通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境:
- 惊讶: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情感到非常意外时。
- 震惊:当事情超出预期,让人难以接受时。
- 恐惧:在面对危险或恐怖事件时的本能反应。
- 尴尬:在某些场合下,因突如其来的情况而不知所措。
四、注意事项
虽然“瞠目结舌”是常用成语,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是否恰当。它更适合用于较为正式或书面的表达,口语中更常见的是“目瞪口呆”或“愣住了”。
此外,该成语强调的是“表情”和“语言”的停滞,而不是单纯的“惊讶”,因此在描写人物反应时要注重细节的刻画。
五、总结
“瞠目结舌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常用于描述人在受到强烈情绪冲击时的反应。通过了解它的出处、用法及近反义词,可以帮助我们在写作或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表达方式,提升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词语的含义,欢迎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