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综合知识 >

《钱塘湖春行》

《钱塘湖春行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绘春天西湖美景的七言律诗。这首诗通过对西湖春天景色的细腻描写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,同时也透露出他内心的闲适与宁静。

诗中,“孤山寺北贾亭西,水面初平云脚低”开篇点明了地点和季节。孤山寺位于西湖东北角,而贾亭则在湖西,这两处都是当时游览西湖的重要景点。诗句中的“水面初平”形象地写出了早春时节湖水刚刚涨满的情景,而“云脚低”则进一步烘托出一种朦胧、湿润的氛围,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之中。

接着,“几处早莺争暖树,谁家新燕啄春泥。”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画面:几只黄莺争相飞向温暖的树枝栖息,刚从南方归来的小燕子忙着衔泥筑巢。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命力,也赋予了诗歌鲜活的气息。

最后,“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马蹄。”表现了春日百花盛开、绿草如茵的美好景象。这里的“乱花”并非杂乱无章,而是繁多且鲜艳夺目;“浅草”则显得柔软可爱,正适合骑马漫步其中。整句诗洋溢着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,令人感受到春天带来的无限乐趣。

综上所述,《钱塘湖春行》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,成功地将西湖春天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,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之作。

标签: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