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综合知识 >

卜算子定慧院寓居作原文

《卜算子·定慧院寓居作》是宋代著名词人苏轼的一首作品,也是他被贬黄州期间所创作的代表作之一。这首词以其深邃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,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心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。

苏轼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至黄州,在此期间,他寄情于山水之间,同时也通过诗词抒发内心的感慨。《卜算子》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,它以孤鸿为意象,寄托了作者孤独、高洁的精神追求。上阕描绘了月夜下的寂静景象:“缺月挂疏桐,漏断人初静。”一轮残月挂在稀疏的梧桐树梢间,滴漏声渐渐消失,周围一片宁静,这种环境烘托出一种清冷、幽远的氛围。下阕则借孤鸿的形象深化主题:“谁见幽人独往来?缥缈孤鸿影。”这里,“幽人”指代的是词人自己,他在寂静中独自徘徊,如同一只飘忽不定的孤鸿,象征着词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。然而,这只孤鸿并未沉沦于忧伤之中,而是选择“拣尽寒枝不肯栖”,这不仅体现了它的高洁品质,也反映了词人不愿随波逐流、坚持自我操守的态度。

整首词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象征性意象的运用,展现了苏轼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。同时,这首词还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,鼓励人们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保持独立人格和高尚情操。因此,《卜算子·定慧院寓居作》不仅是苏轼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,更具有普遍意义,能够引发读者共鸣,激励人们在困难面前依然能够坚守信念、追求理想。

标签: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