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疫苗专题 >

什么是气溶胶? 详解新的传播途径

2022-02-27 17:00:56 来源: 用户: 

什么是气溶胶?简单地说,气溶胶是一些在空气中悬浮的超小颗粒,这些颗粒还可能引发疾病。

要了解气溶胶传播,有必要先解释下空气传播。

空气传播是泛指易感人群吸入含有病原体的微小颗粒物。

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,人们发现到在说话、咳嗽或者喷嚏时,可以检测到亚微米、超微米级的更小颗粒。

由于对空气传播认识有这样的加深,科学家进一步提出气溶胶(aerosol)的广义概念:指悬浮在气体(如空气)中所有固体和液体颗粒(直径0.001~100微米)。

气溶胶传播对我们的威胁是不是很大?要重视,但不必恐慌。

气溶胶虽然容易形成,但要感染人并不容易,而且我们还有措施预防。

四川大学李后强教授撰文表示,由于一般气溶胶颗粒比较大,通常大于10微米、50微米以上的最多,一般的医用口罩就可以阻挡。

特别小的气溶胶微粒(半径小于0.1微米),重量轻,主要分布在高空(来自土壤的靠近地面),它们会随风飘走,被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不大。

另外,气溶胶质点比表面能很大,又有电荷,病毒很容易被破坏,存活度不高。

对于非医务人员的普通人,在实际生活中,只有达到极高数量级的阈值,部分病毒才能由黏膜进入人体。

而通过气溶胶形式悬停在衣物、皮肤的病毒,只有极微小的比例能通过手部触摸进入眼口鼻。

这样的病毒量,引发疾病的可能性不高。

新的传播途径据现有的临床资料,新型感染的可以确定的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。

经呼吸道飞沫传播,如患者打喷嚏、咳嗽、说话的飞沫,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,可导致该病持续传播,或患者打喷嚏、咳嗽、说话的飞沫混合在空气中,形成气溶胶,被他人吸入后也可导致感染;另外若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,可通过直接接触污染人的手,污染的手再接触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粘膜,如挖鼻孔、揉眼睛等,也可导致感染,从而进行传播。

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
大家爱看
频道推荐
站长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