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是什么意思】一、
“兼听则明,偏听则暗”是一句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,最早出自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中魏征对唐太宗的劝谏。这句话的意思是:如果能够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,就能看清事物的真相,做出明智的判断;反之,如果只听信一方之言,就会被蒙蔽,导致错误的决策。
这一思想强调了“全面听取意见”的重要性,尤其在政治、管理、教育、生活等多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它提醒人们在做决定时要保持开放的心态,避免因信息片面而产生偏差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(魏征劝谏唐太宗) |
字面意思 | 兼听:广泛听取;明:清楚、明白;偏听:只听一面之词;暗:模糊、不明。 |
核心含义 | 广泛听取不同意见有助于明辨是非,只听一面之词则容易陷入误区。 |
适用范围 | 政治、管理、教育、人际关系等多方面。 |
现实意义 | 避免偏见、提高决策质量、促进公平公正。 |
延伸理解 | 强调民主、开放、理性思考的重要性。 |
常见使用场景 | 领导决策、团队讨论、教育引导、个人成长等。 |
相关名言 | 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”“知彼知己,百战不殆。” |
三、结语
“兼听则明,偏听则暗”不仅是古代智慧的结晶,更是现代人面对复杂世界时应具备的基本态度。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,保持开放心态、多角度思考,才能做出更合理的判断与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