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百科精选 >

不耻下问的典故视频(不耻下问的典故)

2022-12-26 16:21:34 来源: 用户: 

关于不耻下问的典故视频,不耻下问的典故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,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成语“不耻下问”的典故: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,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。

2、在孔圉死后,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,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“文公”的称号。

3、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。

4、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,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。

5、有一次,他问孔子说:“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,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,凭什么赐给孔圉‘文公’的称号?”孔子听了微笑说:“孔圉非常勤奋好学,脑筋聪明又灵活,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,就算问题很简单,以他的地位或学问应该是理解,但是可能理解的不全面,但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,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,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,因此赐给他‘文公’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”。

6、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,子贡终于服气了。

7、扩展资料: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公冶长》子贡问曰:“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?”子曰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文也。

8、”[2]  /晋·皇甫谧《高士传·挚恂》:“既通古今而性复温敏,不耻下问,故学者宗之。

9、”寓意:成语“不耻下问”就是从孔子的这句话来的。

10、现代我们用来形容一个人谦虚、好学,真诚地向别人提问请教。

11、参考资料:不耻下问-百度百科。

本文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
大家爱看
频道推荐
站长推荐